2021-11-01 點擊量:
10月26日,第四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浙江紹興柯橋盛大啟幕。全球紡織業界人士于線上及線下共聚一堂,以“布”為媒,圍繞“數字賦能·綠色共生”主題,共話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探尋產業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行路徑。
10月27日,2021第四屆世界布商大會重磅活動之一——全球知名企業圓桌會議順利舉行,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華孚時尚董事長孫偉挺應邀參加全球知名企業圓桌會議并作交流發言。
孫偉挺董事長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關于“數字賦能·綠色共生——百年變局下,碳達峰、碳中和全球紡織產業發展新方向”的思考和實踐。
1、數字賦能。數字生態化是大勢所趨,是新的產業革命的必然產物,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華孚很早就用數字化為“堅持主業、共享產業”戰略賦能,在堅持主業方面,華孚今年可以完成新疆100多萬錠的工業互聯網布局;在共享產業方面,已經達到70萬噸棉花貿易的規模,全部交易都實現數字化平臺交易。目前,正在做兩個項目的探索:一個是諸暨全球襪業供應鏈平臺,從流行趨勢導入,直接做到成品,通過SAAS平臺打通整個環節;一個是上虞華孚時尚總部項目,準備圍繞大杭州灣打造一個紡織供應鏈平臺,讓紡織產業主動適應終端品牌的變化。
2、綠色共生。綠色低碳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一種資源,對所有企業來說是必答題。華孚時尚從四個方面探索,一是原料取代,用再生材料、植物纖維取代不可再生的材料;二是技術升級,色紡工藝本身就是環保工藝,相比布染更加節水環保;三是使用新能源,減少排放,華孚目前光伏發電量已經達到總用電量的25%,在染色環節采用中水回用、無水染色工藝;四是植樹造林,利用新疆的土地資源,做生態工廠。
3、產業合作。根據終端品牌的需求,要提高產業的整體合作,協同行動,華孚牽頭籌備成立“高可續的棉花產業合作組織”,核心的是做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的認證,減少碳排放,通過碳標識在市場上推廣,增加消費者粘性,贏得市場認可。
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活躍力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啟動了“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和技術機構支持下,篩選了一批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優先支持30家重點品牌企業和60家重點制造企業開展氣候創新行動,并引導重點產業集群氣候創新行動碳中和先行示范。
在會上舉行的“30·60中國紡織服裝碳中和加速行動發布”儀式上,華孚時尚、山東魏橋、蘭精集團、申洲國際等58家集合3000億營收時尚產業領跑者引領萬億美元市場的氣候行動。會上宣布了氣候行動承諾,即6個月內開展氣候訓練營,12月內開始制定雙碳目標制定,24月內公布雙碳行動規劃和路線圖,并定期開展碳信息披露。
作為全球色紡產業領導品牌,華孚從創建伊始就秉承“貼近生命,美化生活”理念,立志“不僅要做一個能企業,更要做一個好企業”。作為行業的環保先行者,華孚倡導從原料、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全產業鏈的綠色環保。華孚在碳排放、化學品管理、水管理、循環經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實踐,以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迄今為止,華孚下屬工廠已獲評2個國家級綠色工廠、4個行業綠色標準、10個綠色設計產品,獲得IS0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碳足跡評估認證等。
2015年,華孚加入中國紡聯組織的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成為第一批聯盟企業之一,啟動跨行業、貫穿產業鏈上下游的聯盟行動;2020年,華孚簽署加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起的“氣候創新2030行動”,參與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2021年6月1日,太平鳥、華孚時尚等企業率先加入中國品牌碳中和加速計劃,為建設綠色紡織,美麗中國,共同努力。